Parenting
幼儿自理能力培养 - 2022-10-03
我理解的自理能力指
- 自己收拾自己
- 例如:穿衣、吃饭、洗澡、刷牙、睡觉
- 应付非常规情况的能力
- 例如:受伤,社交
- 依赖性
- 例如:每天都会给妈妈讲 “不要上幼儿园”
- 例如:妈妈抱
因此讨论自理能力培养时需要讨论
- 是否有自理能力
- 会做但不想做
- 是否需要自理能力
- 可以做,但也可以不做
薛定谔的幼儿自理能力
- 和爸爸在一起时 自理能力 75 分
- 和妈妈在一起时 自理能力 25 分
为什么呢?🤔 可能的原因是因为爸爸的 自理能力 太弱 会促使幼儿 需要 更强的 自理能力。
但并不意味着小孩子一定需要自理,在不必要的时候,可以依赖父母,可以撒娇耍赖,可以楚楚可怜,毕竟这是她觉得舒适的环境,毕竟她就 3、4 岁。
自理能力是必要的,我理解的培养自理能力的一些方式:
- 小孩子都是在环境里成长起来的,环境切换会自然的培养 自理能力。
- 多让她尝试 - 幼儿有一个模仿阶段,父母怎么做她就想要怎么做
- 设立一些激励机制 - 鼓励去做
关于儿童阅读 - 2022-10-03
- 阅读是一件好事,如果小孩子喜欢阅读那当然好。
- 阅读不只是指读书认字,更多是感受潜在的是故事里隐含的观念。
- 绘本、玩具书适合 3、4 岁小孩子,因为现在只能认识个别的字。
- 3、4 岁小孩子还没有归纳理解的能力,开心就好
- 一起玩电子游戏也是一种阅读
- 大人能娱乐、小朋友也能娱乐
- 一定的文字阅读量,小朋友会想要知道文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,需要父母解读
- 培养共同爱好 - 喜欢相同的人物角色,更多共同话题
- 游戏更加图文并茂
- 一起玩过
- 《纸片马力欧:折纸国王》 - 阅读、故事量大
- 《星之卡比:探索与发现》 - 可爱开心共情
- 《马里奥与疯兔》
- 《宝可梦》
- 其他。。。
不要
- 不要强迫阅读、强迫识字、强迫理解
- 阅读的目的不是识字
- 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 - 即便是科普类的书籍
- 3、4 岁只是启蒙
- 现在需要 一个月 才能学会的东西,等大了可能只需要 一天
- 不要背诵、不要强迫记忆
- 人的大脑是用来分析理解的,而不是用来记忆的
日用品
- mustela,妙思乐